千島櫻
已經不知道幾年沒拍過櫻花了,沒想到今年還有機會在台灣拍到這樣的風景。其實最早的設定是穿傳統的和服來千櫻園進行拍攝,無奈天氣不好取消後,第二次變成有了袖禾服的機會再次來到這個很遙遠的地方。再一次說到台灣很美啊,只是很遠是真的,而且這個遠很多都是山路,對於會暈車的人真的是一大挑戰。不過,我不得不承認在這條路上有太多沒被開發的點了,譬如溪谷旁有一整片我看過最美的紅葉林,要不是時間不夠我真想認真下去勘景一下。
每一次的拍攝都有很多的事情可以聊聊,這一次我從「補一點些微但起眼」的光說起。在晴朗無雲的陽光下,雖然說不補光的做法下讓人物背太陽主光源後,基本上靠著現場的光線條件還是能拍,不過適當的用反光板來進行補足臉部的光線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做法。反光板的用法有很多,如果你不太會用,那麼淡淡的補一點就是最安全的做法。以後期來說你拉亮臉部的質感會更棒之外,你也不會嚴重的去破壞掉現場的光影。各位仔細看照片就會發現,不少張照片人物的臉上都有著影子,雖然有一些我覺得影子的形狀並沒有說非常的加分,但補一點反光板去淡化一點影子反差,整體來說畫面上就會更舒服一點,也不會破壞掉現場光影的邏輯性。
而,當你的臉部有比較多向下的動作時,你就可以加強來自下方的光線,去強壓掉的臉部上的黑影。這時候反光板搭配一盞閃燈就非常的輕鬆好用,反板丟地上,燈往反光板打,你單人作業最輕鬆可以克服大太陽的一種做法。你會發現那個「起眼」的光,把整個眼睛打亮的炯炯有神。
當然打光的思維有很多,我自己比較喜歡將額外的光線融入於環境之中。這樣照片的調性會比較一致一點。像這本照片大概純自然光 / 反板 / 閃燈 各都佔了三分之一,擺在一起看不會太明顯有很大的差異。
過去有蠻長一段時間不太細講跟光有關的東西,因為我覺得拍照還是在呈現想法比較重要,其實什麼光的都是為了達到想法的一種方式手法而已。不過這段時間我發現不少人對於這部分好像會卡在一個關卡,所以最近我有在搜集一些範本以後說不定可以來做一個更完整的..... 的 ... 以後再說 :P
以上,希望大家會喜歡。